西北距台怀约10公里,像手臂一样将西台和北台挽起,海拔2894米,是仅次于北台的五台山第二高峰。与东台之俊、南台之秀、西台之险、北台之高相比较,中台最突出的特点是大。台顶平坦广阔,方圆2.5公里,是修建高山建筑的理想场所,五台山气象站就选址在这里。中台顶上散落着许多巨石,最大的有半间房大,这些数百万年前冰川期过后留下的巨石被称为龙翻石。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取来歇龙石,老龙王的五个儿子追到五台山来讨还,挥舞龙爪,在台顶上狂翻乱搅后形成的。由于年代久远,台顶四季多雨雪雾霜,龙翻石表面滋生厚厚的苔藓,碧绿青翠,块块巨石仿佛是硕大的翡翠,所以中台被称为翠岩峰。
由于中台顶太高,半山之上就没有林木了,只有细软如丝的香草,而这一蓬一簇的”鬼见愁”草就格外令人瞩目了。鬼见愁草茎硬叶密,根须发达,历长年大风而不倒,还能生长于石缝中间,是高寒山上无所畏惧的劲草。老百姓说它能驱邪。在中台与北台交臂的山凹里,有五台山的奇观“万年冰”。即使盛夏三伏,依然“有冰数丈”,而在冰槽两旁的山坡上,则是满山的野花绿草,形成强烈的反差,令人无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。
中台顶这座寺庙名为演教寺,始建于唐代,明代重建,内供儒童文殊。文殊在这里化身为敬父母、忠君主的佛门神童。 |